新聞中心
中化新網訊 臭味是很多人對化工廠的深刻記憶,化工廢氣處理特別是有臭味的廢氣處理成為(wei) 近年來許多化企麵前的一個(ge) 老大難問題。隨著國家節能減排要求的提高,一些化企也嚐試了很多辦法,但效果並不盡如人意。目前現有的化工廢氣除臭技術存在弊端,迫切需要研製先進有效的除臭技術。
據了解,《惡臭汙染物排放標準》規定了8種惡臭汙染物的一次zui大排放限值、複合惡臭物質的臭氣濃度限值及無組織排放源的廠界濃度限值。然而除此之外,產(chan) 生惡臭的物質還有很多種,這8種物質的達標排放並不足以保證不產(chan) 生惡臭。廢氣除臭是一個(ge) 世界性的難題,它不能像監測化學需氧量那樣隻監測氣體(ti) 的濃度,而是必須對單種物質進行監測。不同化工企業(ye) 由於(yu) 原料、工藝的不同,產(chan) 生的汙染物也有很大差異,對這些汙染物的監測也就成為(wei) zui令人頭疼的問題。
化工廢氣處理和水處理有一定差異。由於(yu) 氣體(ti) 產(chan) 生量大,不可能像水處理那樣有充分的停留時間。以每小時排出1萬(wan) 立方米氣體(ti) 為(wei) 例,用附著微生物的填料去處理這些氣體(ti) ,假設填料截麵麵積為(wei) 4平方米,要讓這些氣體(ti) 在填料中停留1分鍾,填料的長度就要超過41米,所以微生物無法用於(yu) 廢氣處理。在一般的化企裏,利用微生物處理廢水的停留曝氣時間為(wei) 4~5天,城市汙水處理廠的曝氣時間也要8小時左右。因此,生物治理對於(yu) 化工工廢氣來說很難奏效。
由於(yu) 化企的生產(chan) 過程中化學反應複雜,產(chan) 生廢氣的成分也很複雜,增加了處理工作的難度。如果采用活性炭吸附,由於(yu) 氣體(ti) 產(chan) 生量很大,活性炭兩(liang) 三天就會(hui) 飽和。據了解,有些企業(ye) 采用水洗的辦法,也就是用酸堿中和的原理,但是很多排放的廢氣非酸也非堿,因此水洗也不能完*問題。一家環保公司負責人指出,工業(ye) 廢水可以通過管道輸送到幾千米之外排放,但廢氣不行。老百姓對味道很敏感,因為(wei) 他們(men) 不能確定其中是不是含有有毒成分,是否對健康有害,因此惡臭問題成為(wei) 逼迫很多化工企業(ye) 搬遷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考慮到長遠發展,很多化企雖然關(guan) 注惡臭廢氣問題,但一直找不到好技術。國內(nei) 一些地方也曾經大力推廣過燃燒法,認為(wei) 燃燒能比較*地解決(jue) 這一問題。但是,很多廢氣在燃燒時必須加入柴油等助燃劑,一方麵增加了處置費用,另一方麵也容易因為(wei) 燃燒不充分等原因產(chan) 生新的汙染物。實踐證明,這種燒掉了原有廢氣、又產(chan) 生新廢氣的技術並不能滿足清潔生產(chan) 的要求。
據專(zhuan) 家介紹,目前有一些企業(ye) 試用了複旦大學研發的低溫等離子體(ti) 處理技術。低溫等離子體(ti) 處理技術是利用雙介質阻擋放電產(chan) 生的低溫等離子體(ti) 對物質分子結構進行*斷鏈、分解,zui終生成水、二氧化碳及其他無毒無害的小分子物質,已實現廢氣*無害化。這一技術操作簡便,處理每立方米廢氣的耗電量僅(jin) 為(wei) 0.003千瓦,而且處理後的廢氣溫度隻增加兩(liang) 攝氏度。該技術對對二口惡英等有很好的分解去除效果,但其對不同物質的去除效率有差異。
此外,與(yu) 燃燒法相比,低溫等離子體(ti) 處理技術前期投資比較大,是燃燒法的2~3倍,但運行費用要低得多,每千立方米廢氣處理費用在5元左右。這樣一來,經過一年半左右的時間,采用這項技術的成本就會(hui) 與(yu) 燃燒法持平,而這套設備至少可以使用15年。但是,由於(yu) 前期投資大,這一技術在推廣過程中如何獲得企業(ye) 認可仍是需要考慮的問題。